標題: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發問:

如題,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香港將會受這現象影響? http://hk.news.yahoo.com/080212/60/2oq4m.html

最佳解答:

反聖嬰現象(西班牙語:La Ni?a),又稱拉尼娜現象,是一種和聖嬰現象相反的現象,因此用西班牙語聖嬰現象「厄爾尼諾」(El Ni?o)的陰性名詞拉尼娜(La Ni?a)來代表,厄爾尼諾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詞專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穌),拉尼娜是「女孩」的意思。 成因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b/LaNinaGrafik.png/180px-LaNinaGrafik.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沃爾克環流造成反聖嬰現象示意圖 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溫度變暖,反聖嬰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東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公分,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爾克環流,當沃爾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聖嬰現象;但當沃爾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產生反聖嬰現象。一般反聖嬰現象會隨著聖嬰現象而來,出現聖嬰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反聖嬰現象,有時反聖嬰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2007年-2008年都發生了強烈的反聖嬰現象,令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水溫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2006年年頭發生的反聖嬰現象則較弱。有的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變暖的趨勢,反聖嬰現象有減弱的趨勢。 影響 反聖嬰現象會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影響包括使美國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變得異常乾燥,並使澳洲、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東南岸、日本和朝鮮半島異常寒冷。在西北太平洋區,熱帶氣旋影響的區域會比正常偏南和偏西。 預測方法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e/Soi-1876-2004.png/180px-Soi-1876-2004.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876年-2004年SOI指數 測量太平洋塔希提島和澳大利亞達爾文之間每月氣壓差別的漲落情況,叫作「南方濤動指數」或「南方震蕩指數」(SOI),紅色線代表月漲落情況,藍色代表年度平均漲落情況。如果是負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風強度減弱,太平洋中部和東部變暖,澳大利亞北部降雨減少,發生聖嬰現象。正值高峰則表示信風增強,澳大利亞北部海域溫度增高,比往常更潮濕,發生反聖嬰現象。 2.yes,因此香港起太平洋沿岸,受這現象影響,所以le排至會咁凍。

aa.jpg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

■近期中國南方雪災嚴重,有專家指部分原因是由拉尼娜現象所造成。 資料圖片 近期美洲、非洲和亞洲多地天氣反常,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前天表示,這個情況與拉尼娜現象有關,而且拉尼娜現象已經加強,並可能持續至年中甚至更長時間。而拉尼娜現象正是造成中國南方冰雪災害的部分原因。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水溫持續異常下降,其引起的氣候變化特徵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拉尼娜影響包括令美州西岸變得異常乾燥,並使澳洲及東南亞等地異常多雨,而非洲、日本和朝鮮半島則異常寒冷;而厄爾尼諾的影響包括南美州暴雨成災、澳洲降雨明顯減少、中國華南及南亞至非洲北部乾旱。 天氣反常料持續至夏季 WMO研究拉尼娜現象的專家科利表示,拉尼娜現象發生時,季風區往往出現更強烈的季風和大量的雨水,大西洋颶風的發生頻率會變得更高。美國上周二造成至少50人死亡的龍捲風、非洲南部暴雨成災,都與拉尼娜現象有關,而上一次出現強烈拉尼娜現象是在1998年至2001年。 科利表示,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之一就是造成東亞地區冬季寒冷,因此拉尼娜現象是造成中國南方冰雪災害的部分原因,但他強調中國雪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拉尼娜現象並不是唯一的禍因。 WMO去年10月預計拉尼娜現象會持續至今年3月,但前天表示可能持續至6、7月,甚至更長時間,「過去3個月,拉尼娜情況稍為加強,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中心大部分的海面溫度現在較平均水平低1.5至2攝氏度。」WMO指目前的拉尼娜現象在去年7至9月開始,一般持續12個月,但現時很難估計會持續多久。|||||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的成因來自東太平洋暖流的不正常移動。 平時,不斷有兩極冷水湧到,致令太平洋東岸海水保持低溫。 太平洋另一邊的暖水區上,即澳州北面、印尼和新畿內亞附近水域,這一 大池熱水的對流作用,形成雲層,帶來季候雨。 信風從美洲吹向太平洋西岸,溫暖的海水因此維持在原地。風力甚至把水 位推高,以至西岸的水位較東岸高一呎。 在厄爾尼諾年,信風減弱,暖水經過太平洋流回秘魯,暖水流過海洋上層 使美洲兩岸底層的冷水無法如常上湧,由於暖水在太平洋中部和東岸積聚 ,雷雨雲因此在這裡形成而不在太平洋西岸出現。 「厄爾尼諾」現象估計每兩年至七年出現一次,直接影響全球的氣候變化 ,令熱帶地區出現連場暴雨,而西太平洋的地區就相反,會出現乾旱情況 。除1997年出現這現象外,對上一次是在1994年。大氣系統嚴重受干擾的 一次在1982-83年,該年全球糧食生產造成災難性影響,損失高達136億美 元(即1060億港元)。 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的形成,與厄爾尼諾完全相反,即是赤道偏東信風比正常增強 ,中、東太平洋水溫偏低。 與拉尼娜相關的全球性氣侯異常卻沒有厄爾尼諾的那樣顯著,而且亦不完 全是厄爾尼諾的相反。科學家發現當拉尼娜出現時,澳洲部份地區會雨水 偏多,熱帶太平洋中部少雨、大西洋的颶風活動會增強。 拉尼娜對本港天氣的影響似乎亦沒有厄爾尼諾的那樣顯著。資料顯示在拉 尼娜年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的年平均數為7個,與正常的6個接近。 南方濤動指數 南方濤動指數量度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現象的強度。 負數代表厄爾尼諾,正數則代表拉尼娜,數值越大,現象越強。 當拉尼娜發生時,南方濤動指數通常會取正值,這與厄爾尼諾發生時的情 況相反。|||||厄爾尼諾及拉尼娜同樣是反常氣候的「代名詞」,拉尼娜(La Nina)是西班牙 語小女孩的意思,厄爾尼諾(El Nino)則是「男孩」的意思,而兩個現象剛好相反。 在拉尼娜現象下,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表面海水溫度持續低於正常1至2℃;在厄爾尼諾現象下,該區的海水溫度則異常溫暖。不要小看這一兩度的溫度異常,它足以影響世界各地的大氣環流。
arrow
arrow

    hzb53jl55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